人口总量持续增加 存在问题值得关注 ----2017年承德市人口发展现状分析
来源:承德市统计局2018-09-07 16:23浏览次数:
    2017年,承德市委市政府深入贯彻落实计划生育基本国策,提高出生人口素质,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的人口政策,全市上下以建设转型升级为统领,全面推进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生态文明建设,建立健全城乡一体化的社会保障体制,努力实现稳增长、调结构、惠民生,使我市人口总量持续增加,出生性别比有所下降,外流人口返乡率提高,城市人口集聚能力有所增强,城镇化水平不断提高。但人口老龄化程度持续加深,值得关注。本文以20151%人口抽样调查数据为基期,对“十三五”前两年人口发展情况进行分析。

一、我市人口发展的基本特征

(一)人口总量稳步增长

进入“十三五”以来,我市人口总量稳步增长,并呈惯性增长态势。根据2017年人口抽样调查推算结果,2017年底,我市常住人口为356.50万人,比2015年增加3.49万人,平均每年净增1.74万人;出生人口4.33万人,出生率为12.15‰,比2015年上升了1.89个千分点;死亡人口2.46万人,死亡率6.91‰,比2015年上升1.12个千分点;自然增长率5.24‰,比2015年上升了0.77个千分点。2015年实施全面二孩政策,在我市并未出现预期的出生高峰。一是因为我市早期执行二胎试点及少数民族生育政策,部分适龄夫妇特加是大部分县及县以下适龄夫妇已提前享受了二孩政策;二是因为随着经济社会发展,人们生育观念发生转变,致使近几年我市人口出生率都在低位徘徊,在全省11个地市中排在第九位,人口总量仍保持低速稳中有增的态势。

(二)出生性别比下降

按照国际上长期观察,在没有人为干预的情况下,生男生女是由人的生理因素决定的,出生男女婴儿数量的比值比较稳定,一般在103-108之间变化,超出这一范围,则说明出生婴儿性别比偏高或偏低,据2017年人口抽样调查数据推算,我市常住人口出生性别比(女孩为100)是112.962016年为113.622015年为114,呈逐年收窄态势,但出生人口性别比例失调,仍处于高位,阻碍人口的和谐、持续、健康发展,对未来的婚姻家庭和社会的稳定形成严重隐患,到2020年预计达到109.2左右,人口出生性别逐步趋向合理,但仍需在综合治理出生人口性别比的问题上下功夫,这样才能遏制出生人口性别居高不下的不良局面。

(三)人口老龄化速度继续加快

人口老龄化按国际标准通常认为65岁以上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7%以上,可判定为人口老龄化,而承德早在2000年之前就已经进入老龄化社会,近些年随着计划生育工作不断深入,人口平均预期寿命进一步延长,这一趋势进一步加深。根据2017年人口抽样调查推算,全市常住人口中65岁及以上人口为39.96万人,占全部常住人口的比重为11.21%2015年相比,比重上升了1.52个百分点。人口老龄化日渐加深,预计到202065岁以上人口所占比重达到13.14 %

(四)人口流出速度略有减缓

     由于我市属欠发达地区,就业压力较大,特别是工业发展压力巨大,再加上高中教育水平的落后,造成我市人口流出现象严重。2017年全市户籍人口为380.2万人,而全市常住人口只有356.50万人,两者差值为23.7万人,足以反映我市近些年人口净流出的严重状态。原211985高校毕业生“返承率”低于10%,普通本科生“返承率”也较低。承德整体处于对“外地高端劳动人口吸引力不足,本地高端劳动人口很难留住”的被动局面。从全市角度来看除双桥区、高新区、双滦区外,其他各县区全部表现为人口的净流出。流出人口比较严重的是围场县累计超过10万人,隆化县累计超过7万人,丰宁县、滦平县、承德县外流人口累计都超过3万人。 随着我市经济发展速度加快,2017年村级产业建设、特色小镇、新型城镇化试验区等建设,就业机会增多,人们回乡就业意愿加强,使我市人口外流速度减弱。与2015年相比,我市外流人口减少了5.64万人。

(五)城镇人口规模不断扩大,城镇化水平逐步提高

城镇化是现代化建设进程中的一个重要社会发展过程,它主要取决于社会经济的发展。2017年,在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紧密围绕以人为本、城乡统筹、产城互动、绿色发展等新型城镇化发展要求,城镇化建设工作稳步推进。2015年以来全市城镇化率共提高了3.9个百分点,年均提高1.95个百分点,与全省、全国比分别快0.11个百分点和0.74个百分点。2017年,全市城镇化率达到50.70%,城镇化发展进入中期阶段的快速发展期,但与全省其他市相比位次靠后,近年均保持在全省第十位。这主要是因为市区规模偏小,经济欠发达,吸纳劳动力不足所造成。从各区县情况看,双桥区水平最高,平泉县自建市以来城镇化水平提升较快。

二、存在问题不容忽视

      人口发展与经济社会发展存在着相互制约、相互促进、密不可分的关系。当前日益加深的人口老龄化,繁重的就业压力,愈趋频繁的人口流动,日益凸显出社会对人才的需求与仍然较低的文化素质的矛盾以及人口、资源、环境协调发展等问题。人口发展面临着新的形势和挑战,主要表现为:

一是人口老龄化超前于经济发展带来一系列经济社会影响。突出表现在退休人员大量增加,各类保险、养老福利费用逐年上涨,社会经济负担快速加重;老龄化导致消费结构变化,但针对老年人服务的产业发展比较滞后;传统养老模式受到挑战,社会养老和服务运作不规范、供求矛盾日益凸显。

二是人口就业压力依然很大。目前我市人口结构中劳动年龄人口仍占据主体,2017年,全市劳动人口总量249.91万人,庞大的需要就业的人口与社会可能提供的工作岗位之间仍存在比较尖锐的矛盾,就业压力将在很长一段时间内继续存在。

三是人口城镇化质量有待提高。虽然近年来我市城镇化率保持了较快增势,但应该看到,户籍人口城镇化率低于常住人口城镇化率15个百分点左右,人口市民化程度更是低于人口城镇化率,说明全市城镇化水平的提高,更多的增长因素直接来源于城乡区划变更、农村人口的区域内的流出(城镇化率的被动提高)和城镇人口自然增长三方面;另外,在加强中心城区的辐射带动能力,促进城市化发展方式向集约型转变,突出城市建设特色和文化内涵等方面也需加大力度。

四是人口流动给城市管理增加了不稳定因素。我市的人口迁移主要表现为人口净流出,而且是以农村大量净流出为主要特征,这种迁流对于解决我市的生产用工、合理配置生产要素虽然具有明显的积极作用,但同时也带来了一些比较严重的经济和社会问题。如农村居民大量涌出,造成农户对农业生产的忽视,留守老人和儿童增多等。

综上所述,人口总量、人口素质、人口结构与分布对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速度、效益和后劲都会产生直接影响,新的历史阶段,要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必须把城镇化与乡村振兴战略结合起来统筹谋划、科学布局、协调推动,在加快农村经济产业化发展的同时,合理控制人口增长,加强教育改革,强化职业教育,拓展就业渠道,加快社会保障体系建设,促进社会养老事业发展,加强农业人口的有序转移,不断提高城镇化质量,确保人口、资源、环境协调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