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型升级初见成效 动能转换仍需加力--2017年规模以上工业形势分析与2018年展望
来源:承德市统计局2018-05-07 00:00浏览次数:

 



 

    2017年,在世界经济复苏加快、国内经济结构深度调整的情况下,承德市委、市政府面对严峻复杂的经济形势,以加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核心,以调结构、稳增长、促转型为主线,认真贯彻落实国家和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逐步落实国家政策,深度调研市场运行,积极做好企业帮扶,适时加强企业生产运行调度,全市工业生产呈现出“稳中向好,稳中有进”的增长态势。


一、工业企业砥砺奋进,转型意识不断增强


(一)工业生产稳中有进


2017年,在结构性改革推动下,我市规模以上工业生产走势呈现出”低开稳走,稳中向好,稳中有进”的发展态势。全年规上工业增加值实现563.9亿元,同比增长5.0%,高于全省1.6个百分点,且在全省11个地市中的位次由年初的末位,上升至并列第4位,全年稳步增长特点明显。


(二)结构调整步伐加快


装备制造业、高新技术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均是引导未来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是工业结构调整的主攻方向,在推进地区产业结构升级、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中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随着改革逐渐进入攻坚区,我市结构调整的步伐也在加快。2017年57家装备制造企业完成增加值29.3亿元,同比增长14.9%,高于全市平均增速9.9个百分点;88家高新技术企业全年完成增加值59.6亿元,同比增长17.9%,高于全市平均增速12.9个百分点;72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完成增加值45.7亿元,同比增长23.2%,高于全市平均增速18.2个百分点。三大产业增加值均呈现两位数高增长,增加值总量占全市规上总量的23.9%,较去年同期提高了1.6个百分点。


(三)企业效益大幅提升


一是企业利润实现了高速增长。今年2月份,主要工业品价格在去年翘尾因素影响下,继续延续上升的走势,其中铁精粉价格以30.4%、钢材价格以54.9%惊人的涨幅拉开了2017年大综商品价格的序幕,全市钢铁企业在完成国家下达的节能降耗任务基础上纷纷开足马力,以只争朝夕的速度全负荷生产,争取赢得最大的利润。两行业以94.1%的贡献率,决定了全市规上工业企业2017年实现利润92.4亿元,同比增长98.8%,增速位居全省第二位;二是亏损企业亏损额大幅减少。2017年全市规上工业亏损企业亏损额13.7亿元,同比减少47.9%;三是在国家“降税、减费”、扶持实体企业等各项政策的贯彻落实下,企业收入成本降低,利润率提高。2017年规上工业企业每百元主营业务收入中的成本87.93元,同比下降0.77元;企业主营业务收入利润率4.64%,比去年提高1.76个百分点,资产利润率8.2%,比去年同期增长3.99个百分点。


二、制约瓶颈依然存在,工业运行仍需关注


(一)工业整体规模较小


一是现有达规企业个数较少。2017年全市规上工业企业488家,企业个数排全省第9位。二是规上企业自身规模不大。在库的488家规上企业中,年主营业务收入过百亿元的仅3家,而年主营业务收入在3000万元以下的143家,且有1/3的企业是刚刚达到规上标准。企业规模小,产业层次不高,对全市经济的拉动力较小。三是全市2017年新建投产工业企业属于空白。全省2017年新建投产企业204家,承德没有一家,工业增长乏力。


(二)新旧动能转换较慢


(1)旧动能---“两黑”行业仍占据规上工业发展的主导地位,导致工业结构转型艰难。历史上“两黑”行业不仅决定着我市工业的发展,同时也决定着我市的经济发展。直到2017年,仍然对全市规上工业增加值还有41.3%贡献率,在全市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5.0%中,它的拉动占2.1个百分点;除“两黑”以外的其它30个行业的总和,也不具备抵冲“两黑”行业的能力。两黑行业对全市工业形势依然起着基础性的主导作用。在目前经济发展要求“稳中 求进”的前提下,“两黑”行业“稳”的作用依然是突出。 


(2)新动能---装备制造业、高新技术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规模小,带动力不强。近年来,尽管我市在这三大产业上下大力发展,但其各自的总量、占规上工业的比重在全省排位均排末位,在发展上仍然存在企业数量偏少、企业规模较小、产业层次不高、产业品质不精、市场竞争力不强、龙头带动作用不明显等问题。旧动能活力收缩、新动能尚不足以弥补,是目前我市新旧动能转换存在的突出问题。


(三)企业研发创新效率不高


企业的研发创新包括对产品的研发创新、对工艺的研发创新、对组织的创新和对营销的创新等,企业的研发创新投入的多少、研发创新的成效如何,标志着企业未来的发展方向和发展前景,也标志着企业由过去的高速度发展向高质量发展的转型适应能力。


目前承德多数企业对研发创新积极性不高。首先从研发创新经费投入看,存在明显不足。据对企业创新活动调查显示,2016年承德市全社会创新研发经费投入只有7.8亿元,和张家口(5.5亿元)属于个位数投入,河北省排名第10位,经费投入强度(经费与地区生产总值之比)只有0.37,全省排名最后;其次从有研发创新的企业看,存在着积极性不高。在被调查的240家规上工业中,有产品创新的14家,有工艺创新的45家,并且有创新活动的企业大都将创新重点放在跟踪和模仿上,缺少品牌产品、拳头产品,工业制造品质和附加值相对偏低,制造业技术空心化和自主品牌缺失问题凸显,自主创新能力严重滞后。


这几大问题是我市工业转型升级的制约因素,在中国经济进入新时代,要推进全市经济由高速发展转向高质量发展,我们必须保持清醒的认识,正确处理好质量与速度关系,进一步强化问题导向,在今后工作中下大力气解决。


三、2018年工业发展形势展望


2018年是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是改革开放40周年,是我市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加快追赶超越的关键一年。12月20日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2018年经济建设的主旋律是高质量发展。实现高质量发展对工业也提出了结构升级、结构的高阶化要求。高质量的发展意味着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的绿色发展,意味着依靠产品质量和品牌来开展竞争,意味着劳动生产率、资本产出效率和全要素生产率的不断提升,意味着经济内生动力、创新动力的增强,意味着发展的协调性和平衡度的不断完善。


承德要推动高质量发展,必须进一步牢固树立新发展理念,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的本质,特别对承德工业来讲,既要保持工业经济的平稳运行,更要注重工业结构的优化、工业效益的提升,要始终坚持走转型升级、生态优先、绿色崛起之路。


四、2018年工业发展的几点建议


针对国家的政策,面对目前的形势,认真分析承德工业的生产实际,我们要坚定信心,迎难而上,仍然要把稳增长作为首要任务,把结构调整作为重中之重,把生态建设作为政治责任,把创新驱动作为持久动力,由此出发,明年的工业工作应突出把握好以下四个方面:


(一)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的根本要求,坚持走绿色发展新路


 充分发挥承德的区位优势和环境优势,紧紧抓住“京津冀”一体化深度融合、协同发展之机,坚定不移加快转型升级,大力推进 “十大绿色产业”发展,构建起多元化、中高端的现代工业产业体系。


优化产业结构。优化产业结构则要以发展十大绿色产业为切入点打开局面,突破传统制造业和初级工业的局限性,转向发展高附加值、低污染的绿色产业,形成产业结构高级化和协同化发展的新格局。以环保倒逼经济结构调整,推动传统产业向高质高端发展,在完成去产能任务的同时,推动矿山钢铁企业整合技改、绿色发展;推动国家绿色钒钛产业基地建设,研发高端钒钛钢、钒钛制品、钛材等高端钒钛产品;推动装备制造业智能化发展,培育壮大汽车零部件、输送装备、智能仪器仪表传统产业迈向工业4.0,加快发展新能源汽车等高端装备制造业;推动新型建材产业产品研发、链式配套、集成服务,打造京津冀新型建材及建筑产业化基地;提升食品医药产业,引进和培育一批龙头企业,努力建设中国北方最大的中药材种植加工基地和全国知名的医药产业聚集区。


发展新型产业,塑造高端品牌。把加快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作为主攻方向,坚持优先用力,支持节能环保、信息技术、生物制造、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和新材料等新兴产业扩规模上档次,提高战略性新兴产业在工业经济中所占比重。依托现有企业和资源优势,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加大科技投入,招大引强,抓好配套设施建设,通过培育壮大龙头企业,延伸产品链和服务链条,集聚发展成专业园区,打造新的经济增长极。培育面向国际市场、具备国际视野的本土企业,形成“大品牌”和“大名牌”文化,提升高端品牌的高溢价能力。


(二)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破解高质量发展的瓶颈制约


 在工业领域,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点和关键是要在“破”、“立”、“降”上下功夫。


要解决“破”的问题,就是要淘汰落后产能,破除无效供给。用市场化、法治化手段推动钢铁、煤炭等行业化解过剩产能,对资源品位低、经济效益差、生态环境不达标的矿山企业要坚决关停取缔。严格控制新增产能,采用产能置换指标交易等手段,鼓励先进企业重组并购落后企业。


要实现“立”的目标,就是要用创新来引领变革,实现发展动能的转换。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更重要的是发展动能的转换。承德要在“立”上下狠功夫,要大力培育新动能,强化科技创新,加快推动传统产业优化升级,培育一批具有创新能力的排头兵企业。


要看到到“降”的实效,就是要让实体企业的成本真正降下来。“降成本”需要深入企业,真正了解企业饥苦要加大力度清理涉企收费,加大对乱收费的查处和整治力度,降低企业的制度性交易成本,降低用能、物流成本,加快助力转型升级。


(三)全面推进改革、着力培育经济发展的后续力量,为高质量发展提供持久动力


全面推进重点领域改革。深化投融资改革,增强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多渠道解决企业融资难、农资贵问题;深化国企改革,完善国控集团等国有企业法人治理结构和国有资本运营机制,大力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培养优秀企业家队伍,构建新型政商关系,激发非公有制经济活力。


着力推进投资项目落地、培育经济发展后续力量。2017年,承德市工业投资完成575.9亿元,同比增长10.2%,其中技术改造投资完成340.7亿元,同比增长29.2%,这些工业投资项目和技改项目中有些项目在2018年建设工期进入尾声,要组织力量,帮助项目单位解决生产要素问题,尽快促其投产达效,保持规上工业生产的可持续性。


(四)创造良好营商环境,为高质量发展提供服务保障 


  一是进一步推进行政体制改革,提高政府服务效率和水平。进一步强化政府的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积极从全能型、管制型政府向服务型、法制型政府转变。进一步厘清政府和市场的界限,政府要致力于做优吸引投资、安商养商的环境,减少对微观经济主体的干预。在淘汰落后产能、解决僵尸企业过程中,政府应承担责任,敢于作为,让市场能够通过优胜劣汰实现出清。加快转变政府职能,建立行政问责制,构建政府绩效评价体系,推进政务公开。建立完善的考核评价和激励机制,鼓励创新,鞭策落后,允许试错,营造想改革、谋改革、善改革的浓郁氛围。


 二是进一步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通过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规范政府行为,为企业松绑减负,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清障搭台。清除不必要的审批项目,优化审批流程,降低交易成本,提高办事效率,充分调动广大人民群众参与经济建设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增强全社会的创造活力,形成“让一切劳动、资源、技术、管理、资本的活力竞相迸发,让一切创新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的发展环境。全面提升窗口单位一线公务人员的整体素质,加强业务培训,通过建立服务能力奖惩机制、窗口服务星级评价机制、服务态度监管机制等激励公务人员增强服务水平,彻底改变“门难进、脸难看、事难办”的现象。


新的一年,新的形势,有利因素与不利因素并存,我们要紧紧抓住高质量发展的着力点,为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增添活力,注入持久动力,预计明年规上工业继续保持平稳增长态势,增速控制在合理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