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经济保持稳定增长 新动能引领结构调整——党的十八大以来经济社会发展成就系列之四
来源:承德市统计局2017-09-21 11:07浏览次数:

 

党的十八大以来,面对错综复杂的国内外形势,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指引下,我市工业经济积极推动由规模速度型向质量效益型转变,呈现出生产运行平稳、结构逐步转型、新动能加快孕育的新特点。

一、工业经济保持稳定增长

十八大以来,我市工业领域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积极落实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等各项政策措施,顶住经济下行压力,保持了稳定增长,为承德国民经济保持中高速增长发挥了重要支撑作用。

  --工业经济呈现稳中向好的发展态势。2012年至2016年,在世界主要经济体普遍不景气的背景下,我市规上工业增加值仍实现了年均7.1%的增长速度,高出全省1个百分点,在全省规上工业中名列前茅。

  --工业继续担当全市经济的重要引擎。2012年至2016年,全市GDP以年均7.4%的速度增长,而工业则以年均6.3%的速度在增长,全市工业占GDP的比重达48.4%,而规上工业7.1%的速度增长,是推动全市经济持续增长的重要力量。

二、工业转型升级持续推进,产业结构不断优化

十八大以来,我市工业在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规划引领下,加快科技创新和技术改造,大力发展先进制造业和高技术产业,积极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主动适应消费结构升级需求,不断优化产业结构。

--装备制造业和高新技术产业在规上工业中的比重不断提高,工业结构优化升级逐步显现。2012年至2016年,装备制造业和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年均分别增长4.8%和10.7%。装备制造业占比由2012年占规上工业2.7%比重逐渐上涨到2016年的4.9%。高新技术产业由4.5%占比上升到10.2%比重,比重均呈现逐年增加态势。装备制造业和高新技术产业对工业增长的拉动作用不断增强,驱动工业增长的主要行业力量发生积极变化。2016年,装备制造业对规上工业增长的贡献率达到5.1%,比2012年提高4个百分点;高新技术产业贡献率达到19.5%,提高14.9个百分点。

--六大高耗能行业增长放缓,贡献率下降。随着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深入推进,工业领域去产能、去杠杆、新旧动能转换效果显现。2012至2016年,我市的煤炭开采和洗选业、石油加工炼焦及核燃料加工业、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非金属矿物制品业、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业、电力热力生产和供应业六大高耗能行业和采矿业增长放缓。与此同时,六大高耗能行业和采矿行业对规上工业增长的贡率均呈现大幅度下降。六大高耗能行业的贡献率由27.5%下降到2016年的16.9%,下降了10.6个百分点;采矿业对规上工业增长的贡献率则由2012年的81.5%下降到2016年的46.1%,下降35.4个百分点。

 

--黑色金属采选业和黑色金属冶炼及压业即“两黑”行业技改升级、产能淘汰逐步加快。我市的“两黑”行业占规上工业增加值的比重由2012年的73.7%下降到2016年的63.1%,下降了10.6个百分点。其中黑采选业占比由2012年的55.2%下降到2016年43.1%。

工业新动能积极孕育

  传统产业转型升级不断推进,产品结构进一步优化。从行业增速看,传统产业中符合转型升级方向的细分行业增长较快。战略性新兴产业快速发展,引领我市经济转型升级的新动能加快成长壮大。截至2017年上半年,规上工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完成增加值21.7亿元,占规模以上工业比重达8.0%,同比增长21.8%,高于规上工业17.3个百分点。在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发展的同时,顺应结构升级和消费需求的新产品不断涌现。

  当前国内外经济环境依然复杂多变。全求经济复苏仍然乏力,外需总体低迷;我市长期积累的结构性矛盾不可能在短时间内一蹴而就解决,需要保持定力,久久为功。

我们要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坚持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继续通过深化改革破解工业经济发展中的结构性矛盾和问题,不断加快新旧动能转换,促进工业结构优化升级,推动工业经济由规模速度型向质量效益型加快转变,让工业经济实现更加有质量和效益的增长。